第1版:要闻
×
1~9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8.1%。公司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在服务经济回升向好中展现电网担当
本报记者 刘早 通讯员 张正华
2025年10月21日 国家电网报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即将开启。当前,各地正以“两重”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能源、交通、水利、城市更新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接连按下“快进键”。

电网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力强等特点。1~9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8.1%,电网重大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一组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体现了能源电力行业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入“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工业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元、5万亿元、6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6%,累计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接近10%。

“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提升了能源电力发展水平,满足了我国快速增长的用能需求,也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保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规划处副处长董博表示,进入“十四五”以来,保供与转型两大因素促使电力行业投资规模保持增长态势。今年1~8月,电力行业投资完成8788亿元,同比增长5.9%。

具体到电网领域,重大项目接连“上马”,有利于进一步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今年夏天,我国用电负荷4次创新高,全社会月度用电量在7月和8月连续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一大批新投运的电网工程增加了电力保供的硬实力。以6月初投运的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截至9月30日,这条2200多千米长的“电力高速公路”已向重庆送电超过86亿千瓦时,单日最大输送电量接近1亿千瓦时,助力重庆电网度过最大负荷超过3000万千瓦的用电高峰。

能源转型背景下,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同样离不开电网投资的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我国风光发电年度新增装机容量达到“亿千瓦级”规模,年均增速28%,占“十四五”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0%。新能源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能源绿洲”,也对电网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沙戈荒”成为“十四五”新能源建设的新阵地。动态投资超过30亿元的“疆电外送”第三条交流通道——若羌—羚羊(花土沟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于9月19日开工建设。“工程投运后,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750千伏联络线将由4回增至6回,交流外送能力将从现在的300万千瓦提升至约480万千瓦,更好服务‘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和电力外送,切实把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国网新疆建设分公司第一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褚忠凯说。

持续扩大的电网投资不仅保障了重大项目的落地,也展现出强大的带动作用。董博表示,以特高压、抽水蓄能电站为代表的电网重大项目建设,在推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更有助于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眼下,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浙江段线路施工已进入组塔放线阶段。工程涉及的换流站设备、铁塔、导线、金具等物资采购项目,为58家设备制造商提供了订单。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线缆厂承担了该工程部分导线生产任务,预计将为工程提供超过6700吨钢芯高导电率铝绞线。“9月以来,我们加速生产履约,目前累计交货2738吨。”该企业相关负责人汪振宇表示。

“甘浙特高压工程总投资超过350亿元,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超800亿元,涉及设备制造、勘测设计、建筑安装等上百家企业。”国网浙江电力建设部副主任郁家麟表示。目前,该工程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也在加紧建设,新建500千伏线路233.2千米、铁塔474基,总投资达21亿元。

电网重大项目建设不仅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也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10月16日,国网新源河南洛宁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在建设高峰期,该工程提供了3000余个就业岗位,不少原本打算外出务工的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我从2023年年初来工地干活,主要负责设备安装辅助工作,每个月能挣6000多元。”河南省洛宁县黄窑村村民韦军涛说,自己现在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

年初以来,陇东—山东、哈密—重庆、宁夏—湖南等特高压直流工程相继投运,大同—天津南、烟台—威海特高压交流等重大项目陆续开工。聚焦优化主电网、补强配电网、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等,公司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预计全年投资规模将首次突破6500亿元。

长远来看,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仍在加快。“‘十五五’时期,电网投资仍将保持增长态势。这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做好电力保供、能源转型工作,另一方面也将有力促进就业增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更好助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董博说。

电网投资落地当下,惠及长远。聚焦实现“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公司科学谋划“十五五”电网发展,持续加大投入力度,高质量做好电网规划建设,全力保障电力供应,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更好服务产业链发展,助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